中鄉都酒業董事長李瑞琴認為,經營葡萄酒莊應去除焦躁心理,先將基礎打造好、扎根新疆市場,再穩健地邁向全國市場。下面請佳釀網小編給您漫道李瑞琴莊主的藝術情懷。具有藝術情懷的經營理念。
目前,國內的葡萄酒莊種植與釀造時間還較短,與之不同的是國外很多葡萄酒莊早已經過上百年的積累沉淀,其歷史文化、技術資質都不是國內酒莊在短時間內能夠超越的。
另外,國內的葡萄酒市場行業直接與國際市場接軌,這意味著國內的酒莊不僅需要與本國的同行業者競爭,還要直面國外知名酒莊品牌的競爭壓力,在夾縫中求生存。
國內外酒莊不僅是站在完全不平等的跑道上賽跑,由于中國市場受到稅率影響,法國、西班牙、智利和澳大利亞這幾個產區的葡萄酒大多都是先運往零關稅的香港而后再進入內地市場。
對于國內的酒莊而言,葡萄酒并不是作為農業產品計農業稅,而是作為商品計入消費稅。甚至有酒莊老板曾開玩笑地表示,做出一批酒送都比賣出去賠得少,國內的葡萄酒稅率幾乎達到了商品價值的一半,明顯高得離譜。
李瑞琴對此表示,葡萄酒在國內興起的時間只有短短十幾年,建廠時間最長的張裕也只有百年。但這不代表國內做不出好的葡萄酒。
李瑞琴坦言自己是以藝術情懷經營葡萄酒莊,去除焦躁心理,先將基礎打造好、扎根新疆市場,再穩健地邁向全國市場。
國內葡萄酒消費者有待深度培養
根據國際葡萄酒及烈酒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現已成為全球第五大紅酒生產國,僅次于意大利、法國、美國和西班牙。中國消費者的紅酒消費量在2007-2013年之間增長了2.75倍,去年達到了18.65億瓶。據業內人士估計,目前中國的葡萄酒消費年增長率在15%。
然而葡萄酒飲用真正在國內興起還是近幾年的事情,比之于有千年葡萄酒飲用史的歐洲國家,喝葡萄酒對于幾千年來只喝白酒的中國受眾來說,需要一個漫長的培養過程。
李瑞琴表示,近年來,隨著健康養生和文明優雅飲酒概念的出現,葡萄酒的市場得以擴大,但是普及葡萄酒文化、推廣葡萄酒飲品對葡萄酒行業仍然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消費者對于葡萄酒的需求也由價格敏感性向品質導向性轉變,未來的消費主力人群將會有著長足的發展,他們有著更強的鑒別能力,對口感的個性化和差異化有更高的要求。這一方面給國內葡萄酒莊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市場機遇,另一方面也對企業提出新的要求,企業必須找到并學會新的方法,滿足新的消費需求。
另外李瑞琴表示,國內還需要加強葡萄酒文化傳播,深度培養葡萄酒文化,繼續培養并擴大葡萄酒受眾,樹立消費者對國產葡萄酒的新認知。
國內葡萄酒莊遭遇物流之殤
據了解,新疆儀爾鄉都酒莊位于中國西北部的天山南麓霍拉山洪積沖積扇,東經86°、北緯42°,與法國波爾多葡萄種植區的緯度相近,海拔1100米,屬高原種植區,光照和通風條件極佳,酒莊采用雪山融水進行灌溉,主要栽種了赤霞珠、品麗珠、霞多麗等植株。
李瑞琴表示:“由于獨特的氣候條件,葡萄自栽種之后沒有生過病蟲害,所以不打農藥、從不施化肥,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有機原料。”
然而,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讓運輸條件惡劣和高昂的物流成本成為發展的阻力。
李瑞琴表示,在經營鄉都酒業的十幾年中,面臨的最大困境和挑戰就是市場的紅海,業內的競爭亂象、廉價進口葡萄酒的沖擊和遠離內陸的運距。
對此,李瑞琴表示,國內酒莊一方面要堅定以質量為中心,更新升級產品;另一方面是與時俱進,開辟電商經營渠道,線上宣傳推介促銷,線下體驗和個性服務相結合。“沉下心,做好酒”不僅是她對自己企業的要求,同時也是她對中國葡萄酒行業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