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業在2016年以兩極分化嚴重的狀態實現局部回暖,但整個行業仍然面臨著巨大的調整。白酒作為快銷品,當大量“80后”、“90后”的消費群體占主流地位以后,消費品的多元化消費趨勢愈加明顯,酒業的發展空間也同時被拉大。在瀘州老窖博大營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成看來,白酒企業在消費人群變遷中必須學會主動適應消費者和市場的同時,還要告別之前重銷售輕服務的觀念。
消費客群新老交替
統計數據顯示,到2020年,傳統的白酒消費適齡群體是25-40歲,這個年齡段的人群會持續增長,五年時間預計可增長4000多萬人。該群體雖然有5億人之多,但其中有2.7億人是“80后”、“90后”。
對此,瀘州老窖博大營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成認為,這類人群喝酒的頻率尚不足“60后”、“70后”的1/3,在此大背景下來看,白酒行業忠誠度實際上是在弱化。
據悉,“80后”、“90后”與“60后”、“70后”對口感、包裝、價格等諸多元素和想法存在偏差,一個白酒企業如何選擇產品屬性就顯得非常關鍵。記者獲悉,為獲取年輕消費者關注,適應白酒新生代消費者需求,眾多白酒企業推出了青春白酒,如瀘州老窖的“瀘小二”、五糧液的“干一杯”、杜康的“杜二酒”等,定價親民,包裝時尚可愛,這類酒品通?诟邢銤猓萘枯^小,便于攜帶。除此之外,五糧液等酒企還推出了“川酒進酒吧”戰略,并發展了果露酒、預調酒等30多個更適合年輕人口味的產品。
楊成表示,在這樣的情況下,健康白酒新風口出現了,有機白酒出現了,包括原酒定制出現了,不可忽視的還有南方市場小酒,以前都是等著喝,現在則相繼推出即飲酒類。
服務理念需滲透各環節
在年輕新生態將要成為市場主力以后,消費觀念產生了巨大改變。楊成指出,首先,產品的文化標簽,無論是白酒的歷史還是其文化,確實和現在時代型消費者的標簽產生偏差,不太吻合;其次,白酒行業多年實行的傳統渠道經營模式——廠家、中間商、終端,這種以渠道為主的商業利我文化和現代消費者希望“你能為我提供什么服務”的利他文化差異是非常大的,沒有完整融合在一起。最后,從消費者角度來看,酒類消費模式產生了變化,傳統白酒消費包括兩種情形,即大家聚在一起喝或個人嗜好型消費,而如今發展起來的休閑型消費、娛樂型消費,白酒在其中找不到結合點。
為改變這一狀況,不少酒企推出了融入年輕消費群體生活、消費習慣的新舉措。例如,瀘州老窖2016年12月舉辦首批雞尾酒配方發布暨品鑒會,發展雞尾酒等新型白酒,通過雞尾酒的創新飲品方式帶動年輕消費者對白酒的認同,利用國窖1573、瀘州老窖特曲、百年瀘州老窖窖齡酒作為基酒調制的“暗香十里”、“巴蜀記憶”、“藍蓮花”等雞尾酒從名稱到寓意都更符合年輕人的偏好。
此外,楊成提出,從博大公司服務供給側考慮,整個組織要從渠道運營型向服務型轉變,同時營銷策略要從貿易型向服務型轉變,一切都為了終極消費來設置各種策略,為了中間各個經營者環節,從他們的顧慮和希望入手,去構建組織和提供服務。
即飲小酒發展潛力大
楊成預測,未來3-5年中國白酒行業有幾個機會。首先,從傳統而言,價格帶風口,定價為100-300元、500元的酒品帶動消費;其次,時代化風口,從傳統白酒發展到光瓶酒、即飲小酒,五年內即飲小酒等應該也高速增長到500億元規模,同時還包括健康酒;最后是定制酒,符號性定制,估計也會成為發展新契機。
其中,即飲小酒可謂發展潛力巨大。從2007年開始,一些名酒廠陸續開發小酒產品,其良好的市場表現讓企業看到小酒的前景,企業開始重視小酒的發展和推廣。2012年之后,由于政策改革和城鎮化發展,小酒越發受到各大酒企重視。同時,諸如“瀘小二”、“嗨80”、“嗨90”、“BOMB炸彈二鍋頭”等青春小酒也更好地迎合了年輕消費者的喜好,小酒也獲得了不俗的市場表現。定價10元左右的郎酒“歪嘴郎”系列,2013年總體銷售規模近10億元, 2015年銷售額突破20億元,銷售達2.2億瓶,2016年市場銷售有望突破3億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