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常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在酒界闖蕩,總有一些騙子的刀對準經銷商或者是消費者,這里不僅包括國內,外國騙子也不少。這些騙局不僅詆毀商家名譽還帶來巨大損失,讓人深惡痛絕。
然而,雖然被騙的案例不勝枚舉,但仍有酒商落入新的圈套。如何才能防止被騙?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一些騙局案例,并以期從中給大家一點啟示。
01、花樣百出的騙局案例
騙局1:7萬人民幣一杯的假酒
8月2日,瑞士圣莫里茲,當地的一家豪華酒店——維爾德豪斯酒店內賣出了一杯1878年的蘇格蘭威士忌,而這一杯的價格高達7萬人民幣!花天價買下這杯威士忌的居然是知名網絡作家唐家三少!
而一杯就要7萬人民幣的威士忌是一瓶1878年的麥卡倫,據說是全世界僅存的一瓶未開封的1878年麥卡倫。這也是該酒吧開業至今,第一次有人要求開這瓶天價威士忌。而唐家三少也是酒中摯友。三少家里有一個小酒窯,儲藏了幾千瓶葡萄酒和威士忌,他還是一位葡萄酒盲品達人,甚至可以聞一下就可以猜出這瓶酒酒的產地和大致年份。
然而這一次,三少可能事與愿違了,因為此次事件發生了巨大的翻轉,他花了7萬人民幣喝的這杯威士忌很有可能是假的!全世界最知名的威士忌專家Serge Valentin和其他一些非常資深的威士忌收藏家已經在社交媒體上就這瓶威士忌展開了討論,他們一致認定這瓶1878年的威士忌非常有可能是假的!
Serge指出,這一瓶假麥卡倫很可能來自于2002年至2004年間假古董麥卡倫大批出現的時期。疑點一:酒標上的裝瓶公司從來沒有同時擁有過麥卡倫和泰斯卡兩家酒廠。疑點二:酒塞看上去太完好了。疑點三:這瓶1878年的老酒喝上去依然保留著非常典型的麥卡倫風格。所有威士忌老饕都知道古董威士忌的風味和如今的酒已經大不相同。
騙局2:低價收藏酒+預售模式
2016年1月8日,美國加州的高端葡萄酒零售商Premier Cru申請破產清算,因其無力償還高達7000萬美元的債務。根據Premier Cru提交的材料,其資產總值僅700萬美元,也就是說,其債務是資產總值的10倍以上!
Premier Cru的債主則包括超過來自全國各地5000名顧客,他們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向潛在顧客發送極富吸引力的葡萄酒特價信息,主要是有收藏價值的名莊酒。除了低價之外,還有另外一個“特色”,那就是他們采取的預售方式。也就是說,在某些情況下,商店并沒有一些酒的現貨,而是在收到顧客預付的款項之后再去訂貨。部分的顧客甚至在付款之后幾年才收到他們所訂的葡萄酒。
零售商收錢之后無法發貨的現象并不少見,不過這次的Premier Cru事件也許是歷史上與葡萄酒有關的涉案金額最高的一單違約案,受到牽連的顧客不僅有富豪級的收藏家,也有普通的消費者,訂單金額從100多美元到10萬美元以上都有。
騙局3:買酒分紅
“購買者只需600元錢買一瓶華夏神龍保健酒,商家在6個月內分批返還720元”。這個“致富神話”自2005年登陸焦作后,不少市民上當受騙。趙某說,公司當時曾向“積極分子”發出號召:繳納3萬元可以成為“華夏神龍人”,不僅可以安排工作,等到北京的三個機構掛牌后還可以分配住房,孩子可以免費上神龍大學,自己則可以辦理退休手續,到珠海等地養老,每月可領取幾千美元的退休金。僅靠此一招,華夏神龍在焦作就吸收了29名“華夏神龍人”,非法獲利近100萬元。
經查,王某、閃某經營期間,共有1513人次購買產品,總單數為3822單,經營額達229萬余元,獲得店補加獎金10萬余元;李某經營期間,共有12587人次購買產品,總單數為34019單,經營額達2038萬余元,獲得店補、獎金65萬余元。“此案雖涉及山東、北京等地,但河南是重災區,單是焦作就涉案1000多萬元,全省的涉案金額只怕更大。上千個家庭的血汗錢被騙,幾人因此精神崩潰身亡。”負責審案的法官透露。
博愛縣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李某、王某、閃某違反國家法律規定,從事傳銷或變相傳銷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其行為構成非法經營罪,李某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王某、閃某各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并處李某罰金70萬元,王某、閃某各處罰金15萬元。
騙局4:寄售騙局
2016年9月26日,突然有人上門像顧師傅推銷一款名為“國醬1988”的酒。那人說,想放兩瓶酒在顧師傅的店里賣,賣出去以后再結賬;還說那酒的全國統一零售價是88元,現價只要65元。顧師傅心想沒什么風險就同意了。10月3日,店里的酒賣出去了一瓶。10月5日,買酒的那個人又來了,說前兩天買的酒很好喝,還想要十幾瓶;接著那人把店里的另一瓶酒也買了,還留下了聯系方式,并承諾中午來拿酒。
看到顧客一下就要十幾瓶。顧師傅心想這真是好酒啊,就立即跟前段時間上門推銷的人聯系,要了兩箱酒?蛇@次人家說不能賒賬,要給現金,顧師傅沒多想就付了1560元。賣酒的人剛出店門,顧師傅就急忙聯系訂酒的人,可訂酒的人卻推三推四就是不來,幾天之后再打電話卻關機了!
騙局5:大額訂單
2016年年底,一陌生男子在鄧先生的副食批發部訂購了方便面、加多寶以及貴州迎賓酒、飛天國寶酒等中高檔白酒。因鄧先生店內沒有白酒現貨,雙方口頭約定第二天取貨。之后,一輛送貨車來到鄧先生的店門前,而且車上正好有前一顧客想要訂購的白酒,報價還比較低。鄧先生沒有多想,花了近萬元購買了數件白酒。然而,到了第二天,訂購白酒的男子并沒有如約而至,送貨的男子也聯系不上了。
后經相關部門鑒定,鄧先生購買的白酒系“好瓶裝劣酒”。這時,鄧先生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接到報警后,內鄉縣公安局刑警大隊三中隊民警通過案件信息平臺查詢發現,在南陽、鄧州及內鄉周邊縣多個商鋪均發生有類似警情,案件多達1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