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與商業模式創新的話題一直都是一個相對熱門的話題,尤其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商業模式更讓人熱血沸騰。
但是縱觀商業界對于商業模式的描述,要么相對片面或以某一關鍵要素代替商業模式的系統性或體系性,要么就是大而全,艱澀難懂。
那究竟何為商業模式?商業模式又包含那些關鍵要素呢?
商業模式是在特定時間、條件、環境下,能夠為企業或組織以及相關利益群體創造價值的商業生態系統或邏輯體系。其核心點在于價值創造。我們在打造或塑造一個商業模式時,必須以“價值機會”與“價值體”為原點進行進行思考或設計商業模式。價值體具體是指用戶價值、企業價值、相關利益者三大主體。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伴隨時間、條件、環境的變化,商業模式一定是變化,企業在適合時期只有做對了利于用戶價值、企業價值、相關利益者的價值的事情,企業才能持續長青,企業才能是常勝企業,否則,既有模式可能就會成為一種拖累。一個完善的商業模式設計最少囊括以下六個組成部分,缺失任何一個部分都是殘缺危險的。一是用戶價值需求發現;二是商業定位;三是產品模式;四是交易系統;五是成本結構;六是盈利模式。
下面我們針對這六大方面逐一闡述商業模式與商業模式創新。
一、用戶價值
企業的目的,就是創造顧客,這是德魯克老先生說的。
如何創造顧客,首先根據外部環境、條件、趨勢去探尋用戶價值的需求。企業只有從外部視覺,發現用戶價值需求的機會,才能做對有利于創造顧客的事情,才能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一般用戶價值需求分顯性需求與隱形需求,顯性需要的某種產品或服務,隱形需求是產品背后的解決方案呈現的效用。也就是說,用戶需要的絕對不是一件實實在在的產品或服務,而是產品或服務帶來的效用與價值。
所以,我們必須通過顯性需求深度挖機出隱藏在背后的隱性需求的痛點,提供讓用戶尖叫的癢點,才能打造出真正有競爭力用戶價值點。
記住,用戶需要的是一個孔,而并非一個鉆頭。當我們發現客戶需求的是孔,就能提供并非一種的解決方案。客戶需要的并非真正是更快的馬車,而是讓自己能夠更快更省力,于是福特提供了他們一輛汽車。用戶購買小米,不是因為小米產品真的好,而是小米帶來的參與感與裝逼感。
二、商業定位
商業競爭與軍事戰爭的目的一樣,競爭的目的是遠離競爭,戰爭的目的是遠離戰爭。
商業定位是在充分理解既有行業特性、行業規律、用戶認知的基礎上,立足于現實環境,遠離行業藩籬,以全新的用戶心智認知為用戶創造獨一無二的價值點,形成新的競爭格局。
這里重點說下,如果,定位不能形成新的競爭格局,絕對是失敗的商業定位,這是驗證商業定位與商業模式是否有效最簡單的切入點。
定位其實是一種取舍與選擇有所為有所不為,其中選擇不做什么尤為重要。
定位的關鍵特性,在于通過定位創造新的生存空間,根本與競爭者不在同一個頻道。也就是說企業通過重新選擇用戶,重新定義用戶,重新定義產品與服務的價值點,與行業里競爭者不在同一條線上展開競爭。
這就是商業定位在商業模式中價值所在。
三、產品模式
產品模式對應的是用戶價值利益最大化、企業利益最大化、相關利益者利益最大的需求解決方案。
所以,產品模式絕非單一產品輸出或銷售,而是以產品為載體的相關連解決方案。
如,
三只松鼠銷售的并非僅僅是堅果,而是增值服務;
小米手機銷售的并非僅僅是手機,而是參與感與裝逼感;
麥當勞不僅賣漢堡,更是房地產企業;
西南航空銷售不僅僅是低價,還有快樂;
通用電氣銷售不僅是發動機,更是維修服務;
吉列剃須刀銷售不僅是刀,更是刀片;
iphone銷售的不僅是手機,還有APP應用;
利樂包裝依靠幫助客戶建立生產線,進而持續銷售包裝耗材;
淘寶不僅是平臺,更是收費站、廣告公司;
許多互聯網產品多免費,銷售的是二次打擊力,關聯性服務等等。
所以,在產品模式中產品永遠只是一個載體,能夠根據產品衍生的用戶需求利益點而提供解決方案,才是最高規格的產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