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基地,不營銷。對于啤酒巨頭企業而言,高鋪貨率、高占有率、高利潤率的“三高”,是基地市場的基本特征。有地盤才有品牌,地盤多大,品牌多大。全球領先的釀酒制造商百威英博,以年銷量6000萬噸稱霸全球,其總銷量是中國啤酒總銷量的1.3倍。其基地市場的構建是以洲為單位來形成的,例如北美、南美的高占有率,在收購SAB以后,非洲又變成了占有率超高的基地市場!
在中國,雪花啤酒的基地市場以沿江沿海構建,東北三省和四川、貴州、安徽等省份的絕對壟斷市場;青島啤酒的黃河一線布局,山東、陜西、河北等省份的基地構建;燕京啤酒在北京、廣西、內蒙市場的高占有率……從宏觀而言,基地市場構建是戰略收購的結果,巨頭企業通過以國(省)為單位的多企業滅絕性收購形成高占有率態勢,進而整合市場;微觀而言,通過以終端為單位的排他手段形成渠道壁壘,在局部形成競爭優勢,然后形成優勢市場連片。
基地市場是個有吃有喝有糧草的幸福生活之地,失去基地市場的企業往往變成了盤中餐或者苦行僧般的流寇。因為基地市場的重要性,各個企業對于基地市場的攻防轉換互相滲透成了常態化,以終端為作戰單元,爭奪戰往往就此展開!傳統終端被巨頭企業以勢大力沉的手段構建起了無縫隙的渠道壁壘,弱勢企業或者外來入侵者在渠道壁壘的銅墻鐵壁面前,幾乎無機會可言。
高大強VS小而美 是否僅僅為一鍋雞湯?
在中國,主流市場的格局規則是五大巨頭制定的,因為他們占有中國市場80%的份額!他們如同獅子老虎鱷魚一般占據在食物鏈的頂端,展示著無所不能的統治力。產能高,規模大,盈利能力強……沒有人不羨慕這種狀態和統治力,但是畢竟只有幾個!
在獅子老虎的陣營里面,無論多么肥碩健壯的羚羊,都逃不脫被食用的美餐。小而美有沒有?也許是一只悠閑的螞蟻,也許是一只輕靈的蚊子!
在美國,6000家的精釀啤酒企業(作坊)風生水起,占據12%的噸位份額,享有超過20%的銷售額!其中不含數萬家的家釀群體!這些精釀企業(作坊)每年做不了幾十萬噸的產能,大部分只做幾十噸、幾百噸的啤酒!
與高大強同行,是一條死亡之路!向巨頭的反方向行走,或許是一線生機!
曾經看過一段視頻,是泰山原漿啤酒拍攝的《逆行者》,當大家都在做下發酵的拉格淡爽啤酒時,泰山原漿啤酒逆行打磨了一款上面發酵艾爾產品七天原漿。為了7天的短保產品,凌晨生產,三點運輸,裝車送貨一分鐘也不耽擱,送貨司機成了爭分奪秒的深夜逆行者!
主流是性命,潮流是壽命!沒有人不羨慕主流的肥!存量的幸福會讓太多的人忘記潮流!為了使命和生存,不得不去逆行!
比起傳統啤酒的產品差異化小,泰山原漿啤酒則是頂著市場壓力走起差異化路線。根據“泰山原漿 7天鮮活”,泰山原漿啤酒開創了“7天運營模式”。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經銷商根據市場需求提報訂單,不壓貨,去除中間環節,裸價拿啤酒不壓款,直面消費者,打破傳統渠道的詬病。在這樣一氣呵成的獨特運營模式指導下,經銷商可以省去中間環節,降低“層層經銷”給消費者最優的價格,而且保證新鮮,為消費者帶來最佳的產品體驗!泰山原漿啤酒獨創的直營店模式,為經銷商帶來的是前所未有的低投入高產出的超高利潤狀態。這些都證明泰山原漿啤酒就是逆行者。逆行者,一定是被逼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