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的保健酒行業報告指出,保健酒市場每年以30%的速度遞增,已經發展到超過200億的市場規模。
廣告是市場的風向標。消費品市場的動向和趨勢,往往會在廣告,尤其是電視廣告中直接體現出來。大大小小的節日里,每一個大型商超的顯著位置,無不各自一邊堆放著自家的產品,促銷員以極富熱情的推銷,讓人知道這是有利健康的保健酒。這對老冤家從白酒延展到保健酒的相愛相殺,演繹出保健酒市場的硝煙四起,也成為保健酒行業正在升溫的真實寫照。
最近幾年的保健酒行業報告指出,保健酒市場每年以30%的速度遞增,已經發展到超過200億的市場規模。但伴隨著市場升溫、產品普及率提高的同時,也明顯地暴露出七大問題。
第一大問題:品類界定不明
整個行業,甚至國家,對于保健酒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廣義上,添加了某些藥材原料,喝后能達到某種功效,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酒,都可以稱之為保健酒。可以說,保健酒是白酒的延伸,二者自是容易區分。但保健酒與同是具備一定功能性的藥酒則差別較小。產品界定不明,是導致保健酒行業問題多多的根本原因。
第二大問題:品牌魚龍混雜
已有數千年歷史的保健酒,與中醫文化一脈相承。中醫里的任何一種滋補藥方與酒的結合,都可以成為保健酒。技術難度低,資金投入低、進入門檻低的“三低狀態”,就決定了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大批企業聞風而入。我們看到,專業的中藥生產廠家,如江中制藥、修正藥業等等紛紛涉足,白酒行業大企業(茅臺、五糧液等)均進入。大品牌如此,無名者更是數不勝數。全國有超過3000家做保健酒的企業,而這一數字增加的速度,絕對會超過大多數人的想象。
第三大問題:品質良莠不齊
有統計說,3000多家保健酒企業當中,拿到“藍帽子”標識的不到20%。那超過80%的大多數,基本是中小保健酒企業,渾水摸魚。毋庸置疑,產品的品質必然不值得信賴。2015年8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通告51家保健酒、配制酒企業69種產品違法添加“偉哥”等類似成分,給行業敲響了警鐘。在這51家企業當中,甚至見到了行業最知名品牌之一——椰島鹿龜酒。保健酒行業,嚴重缺乏行業自律!
第四大問題:功效普遍同質
功效同質嚴重的主要原因在于模仿,這也是保健酒行業最顯著的特性。原因有兩個:一是保健酒容易被模仿。酒基+中藥的組成方式中,中藥配方完全可以使用中醫中較為流行的方子。比如椰島鹿龜酒之后,大量鹿龜酒產品跟風出現。二是保健酒行業進入壁壘低,大量中小保健酒企業跟風而入,一哄而上之后卻沒有創新能力,唯一而且低廉的解決途徑就是模仿。你出一個人參酒,我也出一個人參酒。模仿導致的最終結果是:除了行業內較為知名的品牌之外,絕大部分產品大同小異。沒有USP,沒有準確的定位,功能相似。其中壯陽、強身健體、抗免疫抗疲勞的訴求點能夠占到80%以上!行業急需類似龜齡集、竹葉青等獨樹一幟的品牌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