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白酒行業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中,尤其在年初的兩個月,餐飲等消費場景的缺失使得白酒銷售明顯受阻。不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白酒行業也展現出自身的特色。而在資本市場上,白酒板塊扮演起重要角色,今年以來,A股上演了多場“喝酒”大戲。
火:A股上演“喝酒”大戲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的一大看點是白酒板塊的飄紅。自3月20日以來,白酒股便一路“開掛”,扶搖而上,制造了多個股市熱門話題,10月初以來,白酒板塊又出現了一輪猛漲。
金融數據和分析工具服務商萬得(Wind)數據顯示,白酒指數從3月19日的30009.32點上漲到了12月22日收盤的94016.41點。白酒指數今年以來的漲幅為129.1%,近三個月以來的漲幅為62.23%。而上證指數今年以來的漲幅為10.05%,近三個月以來的漲幅為1.2%。
A股上演了多次“喝酒”行情,也引來了眾多股民的關注。在雪球等投資平臺,有關“年少不知白酒香,錯把科技加滿倉”“年少不知白酒好,錯把醫藥當成寶”“年少不知白酒醉,錯把證券當安慰”“年少不知白酒強,錯把有色當棟梁”等段子頻現。
從企業層面看,萬得數據顯示,今年以來,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13家股價漲幅超過100%,其中八家公司股價漲幅超過150%,六家公司股價漲幅超過200%。漲幅居前的幾個企業包括皇臺酒業(漲幅為328.25%)、山西汾酒(漲幅為267.99%)、酒鬼酒(漲幅為264.62%)。
白酒行業龍頭企業貴州茅臺和五糧液更是創造了多個新高。據悉,7月6日,貴州茅臺股價突破1600元大關,總市值突破2萬億元;8月1日,貴州茅臺股價突破1800元,總市值達2.26萬億元;截至12月22日收盤,貴州茅臺最新股價為1881元,總市值為2.36萬億元。另一家白酒龍頭企業五糧液也于今年11月5日突破萬億元市值大關,成為深市第一只市值破萬億元個股。
對于A股多次的“喝酒”行情,上海博蓋咨詢創始合伙人高劍鋒對記者表示,白酒股備受熱捧的主要原因是高端白酒市場在擴容,貴州茅臺、五糧液等品牌更是迎來利好。此外,白酒行業集中度提升,全國性龍頭品牌在產能上不斷加碼,山西汾酒等知名省酒品牌也在加速全國化進程。
冰:白酒銷售受阻
與白酒板塊資本市場的如火如荼相對的是市場層面的銷售受阻。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餐飲等消費場景的缺失使得白酒行業受到重創。
在上市公司業績層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白酒行業19家上市公司中,14家出現營收同比下滑(順鑫農業只統計白酒業務),下滑最嚴重的水井坊營收同比下滑52.41%;13家出現凈利潤同比下滑,其中青青稞酒凈利潤下滑256.2%,水井坊凈利潤下滑69.64%。
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以下簡稱現金流)層面,今年一季度,白酒行業19家上市公司中有14家現金流為負;今年上半年,白酒行業19家上市公司中11家現金流為負。
三季度以來,隨著餐飲等渠道的恢復,白酒行業普遍回暖,但業績短期難以完全恢復,與往年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1月,我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產量為618.36萬千升,同比下降10.26%。
在上市公司業績層面,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在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有九家出現了營收、凈利潤的雙下滑,其中,降幅較大的青青稞酒凈利潤下滑333.6%。
此外,貫穿白酒市場大半年的一大熱詞為“漲價”。據悉,下半年以來,白酒行業漲價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高端白酒漲價、光瓶酒漲價、醬酒漲價、區域酒漲價等屢見不鮮。不過,白酒企業看似火熱的漲價行為背后也有苦衷,正如一位白酒經銷商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白酒企業的多輪漲價并不是基于終端的回暖,而是為了使自身財務報表更好看。
對于當前白酒行業的發展態勢,白酒行業專家晉育鋒對記者坦言,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白酒行業的調整。一方面白酒行業復蘇的速度繼續放緩;另一方面,在白酒行業整體分化的基礎上,每個陣營內部也開始分化。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高端白酒市場的格局調整,貴州茅臺、五糧液的市場份額提高,其他高端白酒的市場份額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