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蘇啤酒將改姓嘉士伯
新疆人愛喝的“奪命大烏蘇”生產企業——新疆烏蘇啤酒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烏蘇啤酒)將成為全球啤酒業巨頭嘉士伯的全資控股子公司。
員工身份轉變
昨日,記者從嘉士伯集團中國區證實,啤酒花擬將其持有的烏蘇啤酒股權以協議方式出售給嘉士伯,嘉士伯以現金作為支付對價。此次交易前,烏蘇啤酒作為中外合資企業,由嘉士伯和啤酒花分別持有烏蘇啤酒50%的股權,嘉士伯受讓后獲得烏蘇啤酒100%的股權。
啤酒花8月3日晚間發布重大資產重組方案公告:同濟堂醫藥將借此實現借殼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將由嘉釀投資變更為同濟堂控股。具體來看,啤酒花此次重大資產重組包含如下交易(見上圖),啤酒花擬將其持有的烏蘇啤酒全部股權以協議方式出售給嘉士伯,嘉士伯現金支付對價5.59億元;啤酒花擬收購同濟堂醫藥100%股權。
此次股權轉讓,烏蘇啤酒1700余名員工從中外合資企業的一員轉變成為純外資企業人士。對于此次身份變更,烏蘇啤酒企業事務部經理高浩峰認為是件好事。他說,如果說1998年烏蘇啤酒國企改制為股份制企業時,員工還曾有過從國企員工改變身份成為民企員工的短暫失落,隨著嘉士伯自2004年入主烏蘇啤酒后,大家已習慣了外企“憑本事吃飯”的管理模式。
暫無更名之憂
記載著一代新疆人歷史記憶,迄今已有30余年歷史的烏蘇啤酒,在此次股權變更改姓嘉士伯后,是否將更名?或者遭遇外企并購國內企業的“老梗”,即淡化烏蘇啤酒這一地域品牌而強化嘉士伯或者樂堡等國際品牌?
對此,嘉士伯集團中國區發言人胡鉞向亞心網記者明確:嘉士伯目前完全沒有對烏蘇啤酒更名的計劃。
胡鉞表示,嘉士伯一直采取本地強勢品牌與國際品牌結合的方法,為不同消費者提供多種高質量的啤酒產品,適合在不同的飲用場合暢飲。烏蘇啤酒一直是新疆當地的驕傲,作為扎根新疆本地發展的企業,嘉士伯在進駐烏蘇啤酒后,一直不斷在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品牌建設。
但胡鉞也坦言,隨著新疆消費者消費水平的提升,也需要嘉士伯和樂堡等國際品牌作為分眾消費品牌。
嘉士伯對于烏蘇啤酒的青睞始于2004年,當年嘉士伯首次獲得烏蘇啤酒34.5%的股權,自此不斷增持直至此次全資控股。
嘉士伯啤酒集團1847年創建于丹麥哥本哈根,列居當今世界第四大啤酒集團。嘉士伯方面表示,對烏蘇啤酒的投資,是嘉士伯實現在中國西部地區建立強勢市場地位的最重要投資舉措之一。
新疆烏蘇啤酒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杜暉表示,隨著新疆作為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步伐的加快,烏蘇啤酒將以新疆烏蘇啤酒為生產基地,嘉士伯和樂堡等國際品牌為先鋒劍指中亞市場。
老烏蘇人的烏蘇記憶
“烏蘇人的身份換了一次又一次”,作為一名有著20年烏蘇啤酒工齡的老烏蘇人,高浩峰對烏蘇啤酒的企業發展歷程記憶清晰。
●1984年烏蘇啤酒在新疆烏蘇市破土動工。
●1986年成為年產啤酒5000噸的地方國企酒廠。
●1998年烏蘇啤酒改制為股份制公司,員工全員持股,員工最低認購額在5000元到1萬元之間。當年,烏蘇啤酒收購伊寧啤酒廠,成立烏蘇啤酒集團公司。
●1999年烏蘇啤酒實現經營者持大股的第二次深化改制。
●2000年8月烏蘇啤酒并購原盧云堡啤酒廠,烏蘇啤酒正式在新疆首府落戶。
●2003年烏蘇啤酒引入四川藍劍,一年后,經過自治區人民政府協調,四川藍劍集團托管新疆啤酒集團。
●2004年9月四川藍劍集團以增資擴股方式與新疆原烏蘇啤酒公司合資經營并組建新公司,仍用烏蘇啤酒公司名稱,由藍劍方面控股。
●2005年巨額虧損的啤酒花第一次重組,其背后正是藍劍與嘉士伯交握的雙手。彼時,藍劍與嘉士伯共同投資成立的藍劍嘉釀接手了啤酒花46.09%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而在藍劍嘉釀中,嘉士伯持股48.93%,藍劍持股為51.07%,由此新疆烏蘇啤酒成功牽手嘉士伯,成為其麾下合資控股子公司。其后,藍劍嘉釀通過啤酒花整合了烏蘇啤酒與新疆啤酒等啤酒資產:烏蘇啤酒100%控股新疆啤酒,而啤酒花則擁有烏蘇啤酒50%股權。
●今年8月烏蘇啤酒擬成為嘉士伯全資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