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汾酒”)開始停牌,雖然并未披露詳細原因,但業內有消息稱可能涉及向華潤轉讓10%左右山西汾酒股權事宜。就華潤是否將持山西汾酒部分股權的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該公司發去采訪提綱,截至發稿前,企業并未回復?梢源_認的是,山西汾酒母公司汾酒集團在混改方面確實在醞釀大招。據悉,半個月前《汾酒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框架方案》已獲得正式批復,標志著“汾酒改革的頂層設計已初步到位”,混改已進入實質性階段。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山西汾酒作為汾酒集團惟一上市企業,對于集團混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集團沒有具體透露混改方式,但種種跡象顯示,混改應該會主要圍繞整體上市、戰略投資者及經銷商持股等方向開展,而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和關系則是汾酒集團混改之路是否順利的關鍵所在。
混改動作頻頻
根據山西汾酒發布的停牌公告顯示,汾酒集團正在籌劃重大事項,可能涉及所持上市公司股份變動等事宜,故自2018年1月22日起停牌。雖然公告中只簡單提到“涉及到股權變動”,但根據汾酒集團早先的動作,此舉很可能是汾酒集團推進混改的一步。有業內消息稱,汾酒集團此次或向華潤轉讓10%左右山西汾酒的股權。
汾酒集團方面曾表示,將引進有實力、有渠道的戰略投資者,實現引資和引智。而華潤作為知名央企,早在山西迎來煤炭兼并重組浪潮的2010年前后就與山西結緣。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稱,如果華潤持股屬實的話,對山西汾酒的發展是利好的,利用華潤的全國性渠道優勢,有利于山西汾酒全國化戰略的推進。
實際上,這并不是今年汾酒集團推進混改的第一個動作。在半個月前,有報道稱,業內十分關注的《汾酒集團體制機制改革整體推進方案》及其子方案(又稱“1+35”方案體系),其中1個整體方案已經出臺,35個配套子方案也已經完成了28個。但是關于上述方案的具體內容和事實情況,集團則并未對外披露。除此之外,《汾酒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框架方案》已獲得正式批復,標志著“汾酒改革的頂層設計已初步到位”。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12月,汾酒旗下混改公司——象嶼汾酒(福建)銷售有限公司在廈門正式宣告成立,這是汾酒集團在營銷層面成立的第三個混改公司,之前分別是2014年成立的汾酒創意定制酒公司、2015年成立的上海杏花村汾酒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與前兩次不同的是,汾酒集團首次放棄控股權,此次成立的象嶼汾酒公司主要由象嶼酒業負責。而前兩家公司則是由汾酒主導運營,通過員工持股等方式激勵團隊。
然而,從混改時間上而言,曾與老白干、五糧液等同屬一線酒企的老八大名酒之一的汾酒和其他酒企相比,此次混改進展并不算快。老白干在2014年12月發布定增公告,舉起了改制的大旗,緊隨其后的茅臺、五糧液和沱牌舍得也快速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