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認為,如此定位是對瀘州老窖特曲既有資產的嚴重浪費(再怎么說特曲的消費認知不會弱于窖齡酒),特曲的未來發展將由此會受到制約。比如2016年11月以后,特曲進行密集的停貨漲價是想讓特曲出廠價站上200元,從而占位窖齡酒漲價后留下的市場空間。
從目前的狀況看,特曲的天花板完全取決于窖齡酒30年的價格,甚至于市場還存在30年與特曲價位重疊的諸多擔憂。等等情形說明,瀘州老窖在五大單品戰略下,有了重新的定位。
我個人并不贊成特曲的新定位,特曲也不應該如此去定位。
三、高中低三線,實現“中強”特曲很關鍵。
回顧近20年的白酒品牌發展史,能真正稱得上是全國化中檔品牌的只有瀘州老窖特曲,洋河藍色經典都是后來的事,也間接反映了洋河海之藍的很多消費者其實原來是瀘州老窖特曲的消費者。時至今日,洋河藍色經典成為全國市場中檔價位的王者。也意味著在上一輪的競賽中,以海之藍的勝出而告終。
面對行業整合的滾滾車輪,對于瀘州老窖公司而言,中檔價位就是瀘州老窖公司的“腰”,腰不強則頭、腿、腳都受其累。與此同時,在濃香依然處于主導的消費環境下,大眾濃香成為瀘州老窖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關鍵。以我個人的判斷,全國中檔濃香市場正在形成雙寡頭格局(未來第三可能就是一個坑,因為在充分競爭時代,沒有第三,只有數一數二。),作為以濃香見長,有處于傳統濃香產區的瀘州老窖如何作為?
我個人認為,瀘州老窖公司應該發揮其在濃香市場的優勢,成為大眾濃香市場的雙寡頭之一,為此,針對瀘州老窖大眾濃香市場的戰略需要,對瀘州老窖特曲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其一,對標洋河藍色經典,成為大眾濃香全國性領導品牌。
中高檔價位現在及未來很長時間都將是白酒行業容量最大的市場,作為瀘州老窖這樣的名酒企業在該價位段完全可以搶先雙線操作。瀘州老窖窖齡酒推出已有一定時間,目前勢頭良好,擁有一定的市場基礎,但未來的發展如何還不能過早下定論,可以作為一條主線運作。特曲依托其雄厚的歷史和品牌資產,完全可以與窖齡酒并駕齊驅,而不是屈居于窖齡酒之下。特曲與窖齡酒理想的關系應該是并列關系,而不是上下關系。特曲突出傳統,教齡酒突出現代,兩種風格有機組合,在價格上適當的交錯布局,從而達到雙線夾擊洋河藍色經典的目的。
其二,以老字號產品為基礎,完成特曲產品的系列化升級和改造。
雖然目前特曲產品線已經梳理出老字號、晶彩版、紀念版及60版,但是前文已經說過,除老字號特曲以外,其他產品都是輔線產品,都難以承載特曲產品升級任務,同時晶彩版、紀念版等升級產品的傳承性也不夠,其價位升級很難說服消費者,無法達到產品勢能共振的基本目的,可以說是靠稀釋現有的特曲資產來做銷量,對其未來的發展并不太看好。
我個人建議,首先特曲的產品勢能要進行聚焦,統一特曲的品牌資產,逐步整合及清理特曲的其他產品;其次,現有的老字號產品不建議硬性漲價到200元以上,而應該學習海之藍溫和的漲價方式以保持其現有的市場地位及保證渠道利潤,未來時機成熟時,可以讓其放量作為特曲系列的托底產品;最後,在老字號之上再升級兩款產品與窖齡系列的價格進行適當的錯位。
產品的升級需要有傳承性,這樣才能很好的承接產品原有的資產,甚至形成整個品系的共振,如洋河的海之藍、天之藍、夢之藍系列,古井、口子、白云邊的年份系列以及瀘州老窖現在的窖齡酒系列等,特曲之前的升級產品不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傳承性不夠,單從包裝上看就讓人覺得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產品,沒有與老字號遙相呼應,以此來借用特曲資產。
其三,推行產品品牌化,完成特曲系列產品的品牌化打造。
目前特曲從消費識別的角度看是一款產品而非品牌,將一款產品系列化給消費者始終覺得有些不倫不類,所以特曲產品品牌化是當務之急(可以研究參照洋河藍色經典系列產品品牌化的發展歷程)。實際上今年國慶節以后,“瀘州老窖特曲,濃香正宗,中國味道”的廣告已經在各大城市刷屏,瀘州老窖公司已經開始走特曲產品品牌化的方向。但品牌的建立通常分為兩個部分:品牌價值的塑造和品牌價值的傳播,從目前來看特曲并不缺乏知名度,特曲現在的傳播只能起到加強和提示目的,但特曲缺乏適應當下時代的新價值,所以品牌價值的塑造是特曲的當務之急,而不是傳播(可以與洋河實施對立定位,類似于一個時尚,一個經典,就如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
在白酒行業漸暖的大環境下,特別是名酒崛起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期待在瀘州老窖公司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瀘州老窖公司能走的更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