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消費者對能買到什么產品產生了新的定義,而作為嗜好品的酒類而言,如何在兼顧產業傳統釀造的同時,疊加自身的屬性,從而打造成為高附加值產品,這成為很多品牌與產區所面對的問題。
在白酒行業產品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的大市場環境下,中低檔白酒的市場及盈利空間在不斷的縮小,而代表著高利潤、高附加值的高檔白酒市場正逐漸呈現快速上升的態勢。在最短的時間內運用最小的資金快速打造產品的“正面形象”,正在考驗著品牌推廣與品類研發的酒類從業者們。
高質量發展,需提升單一品牌高附加值
縱觀我國的高檔白酒市場,長期以來一直被茅臺、五糧液等少數白酒巨頭所壟斷,但近期隨著現代化營銷體制的跟進,一批新興的白酒品牌如國窖·1573、酒鬼·內參、水井坊·青萃等正逐漸蠶食高檔白酒市場的份額。在經歷了廣告酒、包裝酒、概念酒、文化酒等酒類營銷時代后,白酒市場營銷手法逐漸回歸本色,消費者也是愈來愈成熟和理性;同時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進入高檔白酒市場的壁壘不斷增加。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下,迅速發展獨具特色的高品質白酒勢在必行。但我們需要認清一個本質問題,“高附加值”是否等于產品本身的“高價”,或者我們俗稱的“高端產品”?
事實上認清這個問題,要從行業發展的大環境來看待解釋這個問題。在新一輪的經濟結構調整背景下,新的購買需求將會出現,新的主流價格將會出現,新的核心價格帶機遇也將會再次出現。對于酒業來說漲價是把握本輪機遇的首選策略,漲價將是最好的產品升級機遇,也是獲得高質量發展的新機會。同時,我們發現對于“那些不敢漲價、難漲價的品牌或產品”本輪面臨的壓力將是巨大的,無數酒企現有的‘江湖地位’將會受到直接的沖擊!
反觀,對那些處于同一段位、區域、渠道競爭序列的其他品牌或產品將是新的升級機遇,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了酒業標準配置。酒業經歷了黃金十年高速發展,完成了社會同步的勻速發展;經歷了數次量價齊升的產業升級,完成了產品結構調整和追趕;經歷了大單品爆發的產品品質回歸時代,完善了產品質量化道路;經歷了次高端和超高端的價值崛起,完成了行業回歸和行業引領。
回看中國酒業幾十年的發展,可以看到無數的酒業奇跡被創造出來;無數的優質資產被盤活和放大;無數的財富進入酒業壯大和發展。酒業的每一次升級和機遇出現都和產品質量息息相關,可以說酒業高質量發展的本質是產品質量化升級的綜合體現。
酒企高質量的第一標準是盈利能力,更源自高附加值的產品升級。酒業的綜合競爭力就是標準配的高質量水平標準,但是以產品升級帶來的高附加值財富才是酒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源泉。
那么,提升產品附加值最大也是最直接的辦法,便是品牌影響力的擴大。白酒的特殊文化屬性決定了它本身發展的過程離不開消費者的體驗。白酒作為情緒化產品,品牌個性是要符合消費者的心意與消費者潛意識中的心理或情感的需求對接,就會產生強烈的吸引力,讓消費者感受到這個品牌有自己期望中的品質。此類型的品牌,能夠獲得特定群體的青睞并對銷售本身有較大的促進作用,能夠獲得較高的品牌附加值。但這種品牌定位缺乏一種直抵人心的、能夠感召人內心深處的巨大的力量。而且這些情感和心理訴求,競爭對手也容易做到,如果一個品牌一直停留在這個訴求層次,相信對品牌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
以勁酒為例,闖入大眾消費視野時,其本身的廣告“勁酒雖好,不要貪杯”的理念向消費者直觀傳達了產品本身質量與正確的飲酒價值觀,拉高了品牌本身“重視健康”的民酒屬性,無論經歷幾次產品升級或價格提升,其本身的品牌內涵形象始終為產品占領了消費者的“三觀至高點”。所以無論是地攤燒焦文化的搭配,還是商務宴請的場合,勁牌都能很好的將產品融入其中。而近一段時間以來,新代言人吳京的加入,更是讓勁牌在品牌形象上疊加了新標簽,潛移默化間將一些切合的消費者納入其中。這便是消費者可以通過喝某種酒表達自己的人生主張、價值觀、生活態度,甚至覺得這酒里面總有自己的影子,有自己想說而沒有說出來的話,承載著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態度。消費者認同這種文化和價值,就愿意為這種就付出高價。
無獨有偶,消費者耳熟能詳的許多高檔白酒無不是這一領域的高手。例如“舍得酒”的智慧人生、“水井坊”的高尚生活元素、“瀘州老窖”的詩酒文化、“酒鬼”的湘西地域文化等。這種定位在文化主張和獨特的價值觀的影響下,品牌由于滿足了消費者高層次的需求,能夠獲得更高的附加值,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產區集中帶來附加值
在經歷白酒產業發展黃金十年后,中國白酒產業進入漫長調整期,迎來其“斯普特尼克時刻”。2015年伊始,“供給側改革”漸成熱詞,為白酒產業帶來極大影響和觸動。而十四五期間,產區經濟帶動品牌發展,行程復合式發展的高附加值產業,則是市場重點推廣對象。
以四川酒城瀘州為例,白酒作為瀘州傳統優勢產業,近年來主動適應產業升級需求,以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園區(四川瀘州白酒產業園區)為核心,集中優勢資源,推動酒業集中集約發展”,即是其中之一。
一捧高粱進去,一瓶白酒出來。始建于2006年的四川瀘州白酒產業園區,是全國第一個以白酒制造為主導的專業化、集群化、全產業鏈園區,囊括釀造技術研究、原糧種植、質量檢測、酒類包裝、物流運輸、電子商務、會展金融等產業。而依托國家固態釀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酒類及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酒類包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四川中國白酒產品交易中心四大國家級功能平臺中心,園區更是將全產業鏈發展思路貫穿始終。將瀘州打造出一個以白酒生產加工為樞紐、連接上下游產品配套產業的產業集群,形成多贏共贏的中國白酒原產地黃金經濟圈。“鯰魚效應”攪動綠色酒業一池春水,也為產區集中制與地區發展奠定了基礎。
酒業高質量發展的背后,是品類經濟向產業經濟過渡。它為品類的創新與區域經濟的拉動帶來了多重保障,也是“十四五”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未來,高附加值的酒類產業將會帶動原材料生產、釀造工藝科技與銷售市場的價值疊加,也為酒業帶動更多需求空間。古老的釀酒業將在高質量發展的帶動下,迎來新的明天。(本文選自《中國酒業》雜志2021年第11期)(原標題:高質量發展需用“高附加值”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