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穩之后,產品漲價成為主軸?
對于白酒行業而言,“漲價”顯然已經成為熱詞。在諸多酒企頻頻漲價的背后,成本上升成為一個重要理由,與此同時,對先行者的跟隨、對自身產品價值的策略性保護,也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2018,白酒漲聲頻傳
今年上半年,多個白酒品牌紛紛宣布提價,包含了一線品牌與區域品牌。
2018年1月1日起,52度西鳳酒6年陳釀和52度西鳳酒15年陳釀價格每瓶分別上調15元,西鳳酒6年珍藏和西鳳酒15年珍藏每瓶分別上調10元。
5月4日,陜西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漲價通知。主要內容為:42度西鳳酒酒海陳藏等上百款產品的價格進行上調。而自4月28日起,西鳳酒旗下上百款產品已執行新價格,涉及原產品價格不再執行。
6月19日,瀘州老窖國窖酒類銷售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執行52度國窖1573經典裝2014-2017年瓶貯產品零售價的通知》,從即日起,52度國窖1573經典裝2014-2017年瓶貯產品的零售價分別調整為1499元、1399元、1299元、1199元。
此次調價之下,生產批次為2014年的國窖1573經典裝,建議零售價格基本與53度飛天茅臺的零售價格持平。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值得注意的是,國窖此次提價,將瓶貯年份酒與普通國窖做了區分,這也被外界看作是其以差異化定位、提升國窖價值的舉措——用瓶貯年份概念,為國窖高端產品增值,使其與飛天茅臺這樣的高端標桿看齊,強化其投資屬性。
6月25日,洋河海之藍、天之藍新品包裝定版視頻流出,隨之而來的則是洋河的提價政策:自2018年7月1日起,海之藍、天之藍分別提價60元/箱、100元/箱。
7月9日,新疆伊力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對產品經銷商、合作單位下發了《關于白酒產品調價的通知》,決定自2018年7月6日起,全面提高伊力特在售產品的出廠價格,以適應未來品牌發展戰略需要。
根據伊力特的決定,自2018年7月9日起,將根據酒體等級差異進行提價。
本次提價主要針對“特級甲等、特級酒、優級甲等和優級酒”四個等級基酒,出廠價格每500ml分別提價10元、4元、3元和2元。與此同時,對執行新價格之前的剩余庫存產品也開始執行新價格。
除了位居一線的國窖以瓶貯年份名義、洋河以新裝名義提價之外,西鳳酒與伊力特的提價,均指向了成本上升這一理由。
包材成本助推產品價格
以酒瓶、紙箱為代表的酒類包材,自2017年以來正因為限產、原料上升等諸多因素出現不同程度的漲價,成為酒企口中推高酒價的重要元素之一。
伊力特在提價通知中指出,提價是由于釀酒及包裝原材料成本不斷上漲,加之新疆市場發展需求變化。西鳳酒方面針對提價同樣表示,產品價格調整主要受到包材、運費等費用持續上漲的影響。
而來自“中國酒類包裝之都”山東鄆城的消息顯示,自2017年以來,酒瓶等包材已經多次調價。
“從去年到今年,酒瓶普遍提價5%~10%左右。”鄆城某包裝企業負責人郭經理表示,提價主要與因環評導致的限產有關,不定期的限產影響到了企業產能,進而表現在酒瓶價格上面。
據悉,自2016年以來,國家相關部門加大環評力度,當年鄆城就有17家玻璃制品企業升級改造窯爐24座,以符合大氣污染專項整治要求。
“今年的限產呈現出不定期的特點。”郭經理表示,一方面,依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26”城市被納入治理范圍,包括山東鄆城等地,給包材企業生產造成影響;另一方面,一些臨時性活動如在青島舉行的國際會議,也會影響到周邊企業的生產,推高產品單價。
根據今年5月份公布的信息顯示,4月份共有24家企業因環境問題而被處罰,其中包括鄆城縣華晨蓋業、鄆城恒棟包裝、鄆城瑞升玻璃、鄆城奧烽玻璃等多家包材相關企業。
與玻璃酒瓶不同,價格稍高的陶瓷瓶則基本維持現狀。
來自景德鎮一家陶瓷瓶企業的劉經理告訴《華夏酒報》記者,供給酒企的陶瓷酒瓶價格穩定,以釉上青花瓷1斤梅瓶為例,其通用普通瓶價格大約在7元左右,大量采購價格會有一定下浮。
4瓶1組的啞光白陶瓷瓶,價格大約在85元左右,還配套有盒子、手提袋等。
玻璃酒瓶價格受到限產影響小幅上浮,定位較高的陶瓷鎮瓷瓶則基本維持在原價。此外,同樣受到原料、人工、限產影響的紙盒包裝企業,也適度上調了產品的出廠價格。
提升價值是趕超的必備條件
包材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推高白酒價格,實際上,對部分酒企來說,提價更是一種保護品牌價值的重要策略。
區域型企業的提價幅度普遍不高,維護品牌價值的目的大于消化成本。
白酒營銷專家晉育鋒認為,目前白酒原材料、包材成本在產品成本中所占權重并不高,其成本上漲是所有白酒企業都要面臨的客觀條件。西鳳酒此次屬于跟風漲價,在陜西省內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伊力特方面在提及漲價原因時表示,在對市場綜合環境與產品生態進行了長達半年的動態監測后,最終決定對下游經銷商實施提價。此次提價,一方面是為了價格向價值的回歸,另一方面則是通過提價來活躍渠道,以此反饋到消費市場中。
一線名酒提價,則直接與其稀缺屬性相關,也同樣與企業背后維護品牌價值的努力有關。
洋河海之藍、天之藍新品提價,采用了推出新品包裝的策略——除了酒質有了大幅升級外,兩款單品的包裝也進行了明顯的優化,此次產品升級在防偽技術上也有了新突破,并增加了“瓶瓶有紅包”功能,在實現防偽升級的同時增進了同消費者的互動。
業界認為,洋河產品提價,與搶占高端白酒漲價后留下的次高端空白市場有關。
國窖瓶貯年份酒的提價,則是瀘州老窖方面避開普通國窖價格低于茅臺、五糧液的短板,以更具稀缺屬性的瓶貯年份概念,來提升自身的高端產品,以實現與茅臺、五糧液分庭抗禮的戰略。
“國窖提價,是為了不落后于茅臺、五糧液。”有陜西經銷商表示,在茅臺與五糧液兩大品牌于年初提價后,拉大了與其他名酒的價格差距,對于同樣身處一線位置的瀘州老窖而言,在這一輪競爭中,讓品牌價值不落于人后,是日后緊追、乃至于趕超的必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