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酒茅臺”商標不予注冊,引起了業內廣泛關注,不予注冊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有法律的因素也有競爭對手的異議,95件商標異議全部沖著這一個商標,茅臺想注冊國酒商標遭到了廣大白酒業同行的成功狙擊。商標雖然沒注冊成功,但其品牌戰略卻值得深思。并且茅臺與五糧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興趣的知己快來圍觀!
大家都說“國酒茅臺”注冊了4年 NO!其實是15年!
2016年12月26日,國家商標局下發了“國酒茅臺及圖”不予注冊的決定,引發了各界的關注,都說這國酒的標是從2012年開始申請的,但其實,茅臺想要“國酒”已經有15年的曲折了。
據相關數據顯示,此次商標局不予批準的“國酒茅臺”商標申請,已經是茅臺第9次進行商標提交。公開資料顯示,茅臺早在2001年9月13日申請“國酒茅臺”商標及圖注冊,申請商標號分別為1991120和1991122;2006年8月1日,茅臺繼續申請“國酒茅臺”商標注冊,申請商標號為5514889;2007年9月10日,茅臺申請“國酒茅臺;GJM”,申請商標號分別為6269793和6269794;2010年6月9日,茅臺申請“國酒茅臺”,申請商標號分別為8377491、8377533、8377511和8377467,除最后一次商標申請通過初審,前五個商標申請已經失效。
15年以來茅臺一直想和“國酒”畫上等號,最終都沒有實現。但茅臺一直都將自身定位為國酒進行宣傳,只因其品牌戰略一直類似于奢侈品的劃分,與五糧液的多品牌戰略區別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