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酒桌文化,官場與非官場之間、不同的地域之間,會有些大大小小的差異,但總的來講,大體上的生態還是大同小異的。
《人民的名義》成為最近的輿論焦點,是近年來尺度最大的“反腐劇”,大家都對該劇中的政治斗爭津津樂道。酒場如官場,酒桌上的博弈跟官場相比一點也不遜色,今天小編來八一八《人民的名義》中酒桌上的“政治學”。
中國的酒桌文化,官場與非官場之間、不同的地域之間,會有些大大小小的差異,但總的來講,大體上的生態還是大同小異的。
座次的玄機
安排酒局的座次,首先要確定主位。一般來說,主位都位于正對著房門的位置。若是多個飯桌的大型包間,沒有正對著門的位置,那么就是正對著電視的為主位。
還有些酒店布局比較特殊,沒有明確主位的位置,但可以從椅子的椅套或者桌上的餐巾看出端倪,有時候會有一把椅子的椅套顏色和其它椅子不同,或者是有一塊餐巾折疊得高高的像一頂帽子一樣,那即是主位了。
俗話說“開會左為上,吃飯右為上”,主位右面為主客位,是第二重要的位置,主位左面為副客位,是第三重要的位置。這三個位置,等同于酒桌上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盡管各地的酒桌習俗不同,但是這三個位置是基本方針,重要性不言而喻。搞定了這三個位置就好辦了,后面就兩邊依次向下排開而坐就行。
在有的地區,主位不坐貴賓,坐主人。最重要的客人坐主客位,次重要的坐副客位。也就是誰請客誰坐主位。在其它一些地區,主客坐主位,其他人坐兩邊。
《人民的名義》中就是這樣安排的。
公安廳長祁同偉請師弟反貪局長侯亮平吃飯,同時參加酒局的還有山水集團老總高小琴以及祁和侯的大學校友。
盡管侯亮平是祁同偉的師弟,職位也比他低,但是他是這次酒局的主客,坐在主位上無可厚非。值得注意的是,祁同偉是公安廳長,按理說應該坐在侯的右邊,但是這個位置上坐的是高小琴,祁同偉坐在副主陪的位置上。
從這里可以看出高小琴的特殊地位,不僅漢東省的官員們是她的座上賓,而且在公安廳長面前,她還能處于主導地位。這是侯亮平和高小琴的第一次交鋒,用侯亮平《智斗》里的唱詞就是“這個女人不尋常”。
酒的選擇
酒局上應該喝什么酒?一般來說,酒的選擇體現了客人在請客人心中的分量,但是不是酒越貴重越好?其實也不盡然。
祁同偉宴請侯亮平時,祁同偉特意指出高書記強調不許吃公款,不許派專車,不許喝名酒,所以這次酒局只能喝二鍋頭。
侯亮平雖然嘴上不滿卻也無可奈何。雖然是私下的同學聚會,但是畢竟參與的人都是政府官員,何況侯亮平還是反貪局長,中央的八項規定不能罔顧。
侯亮平和陳海兩哥們相見時,兩人喝酒喝的是“漢東特曲”。但好哥們難得一見,再加上這頓酒還有陳海向侯亮平負荊請罪的意味,一瓶本地的酒其實顯得有點不夠意思。
于是陳海還特意拿出了家里剩下的半瓶茅臺,漢東特曲+半瓶茅臺,既突出了兩人關系密切,又體現了兩人隨性的性格,無論于情于理都顯得順理成章。
還有一個場景,侯亮平的“發小”蔡成功去北京找侯亮平求他辦事,拿了一箱中華煙和兩箱茅臺酒。對于侯亮平來說,如果收下這些會違反紀律,但蔡成功是自己的發小,讓他全都拿回去顯得不盡人情。
所以侯亮平說:“酒留一瓶,其它全部拿走。”這樣一來,既符合其清廉的形象,又因“留一下瓶”讓這個人物不那么冷漠,性格更加豐滿。
敬酒的學問
《人民的名義》中評價副市長丁義珍有一句經典的臺詞:“你以為別人敬他酒敬的是他的人緣?那都是敬他手里的權力。”
中國式酒局,不管是商場還是官場,酒是用來公關的,桌子是用來拍板的。老板喝開心了,單子也就拿下了,領導喝盡興了,事情也就搞定了。
所以敬酒也是一門大學問。
一般酒局開場,是大家一起喝一杯。要記住在正式場合,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敬所有人酒,一般是只有主人、領導可能才能一杯酒敬一桌,有些情況是他人在申請批準后可以當眾敬酒,否則喧賓奪主。
敬酒的順序,分清主次,首先是領導之間互敬,接下來才能輪到自己去敬酒。無特殊情況,要順時針敬酒,不要東一個西一個,讓別人看著不舒服,感到厚此薄彼。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劇中,副市長丁義珍在光明峰的項目會上敬所有企業家;侯亮平舉杯邀請所有人一起喝一杯,都是因為他們是酒桌上的主角,而其他人,只能輪流敬酒。
說話的藝術
要想在酒桌上得到大家的欣賞,就必須學會察言觀色。因為與人交際,就要了解人心,左右逢源,才能演好酒桌上的角色。
比如祁同偉向高小琴介紹酒桌上的女性朋友,說她當年上學時是學校里的一枝花,高小琴馬上反應過來:“那不是當年,現在也是一枝花!”簡單的一句話,不僅讓對方心花怒放,也讓酒桌的氛圍熱鬧了起來。
其次,酒席宴上要看清場合,正確估價自己的實力,既不讓別人小看自己又不要過分地表露自身,選擇適當的機會,逐漸放射自己的鋒芒,才能穩坐泰山。
企業家給副市長丁義珍敬酒,對他歌功頌德,他雖然臉上樂開了花,但是嘴上卻說自己只是市委書記李達康的化身。一方面顯得自己很謙虛,不搶領導的風頭;另一方面,也是在暗示自己的地位,讓人覺得他背后有市委書記在撐腰,可謂是老謀深算。
此外,酒桌上不僅要會講話,還要會聽話,能夠聽出別人話語中的“弦外之音”。這在祁同偉宴請侯亮平那場戲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一場“智斗”,不僅是茶余飯后的娛樂項目,更是兩個政治派別的相互試探,侯亮平對著高小琴唱她態度不卑也不亢,高小琴問侯亮平到底姓蔣還是姓汪?
那些無法在酒桌上挑明了說的話,其實都借著這場戲唱了出來。
酒桌上的學問太多,但最重要的還是以誠待人,最后獻上達康書記的表情包,愿大家在酒桌上馬到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