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知識真的是學之不盡,掌握了一點兒,你會發發現還有新的知識需要去學習。今天小編就在一個酒標上發現一個新的單詞 “vieilles vignes”,簡單的翻譯過來就是“老藤”,那么“老藤”是什么意思呢?
“老藤”的定義
老藤就是指具有一定年齡的葡萄樹,但到底多老才算得上老藤,目前仍沒有官方定義。有的說法是擁有15年樹齡的葡萄樹便可稱為老藤;也有的說法樹齡至少要達到25年、50年甚至是100年才算得上老藤。由于沒有官方統一的標準,有些只有12年樹齡的葡萄藤就被冠上“老藤”的稱號,但也有一些葡萄酒會清楚地標明老藤的年齡,不過大部分都是沒有明確指明的。
老藤的特別之處
由于葡萄種植技術的提高,釀酒師得以延長葡萄樹的壽命。隨著葡萄藤年齡的增長,其產量會逐漸降低,但葡萄的質量會得到相對提高。這意味著越老的葡萄藤所生產出來的果實風味會更加濃郁、凝練,釀出來的酒品質也更出眾。
隨著時間的發展,除了產量減少以外,葡萄藤的根也會繼續往土里發展。樹根扎得越深,葡萄藤所獲得的營養就越多,最終果實的風味特征和質量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
老藤=好酒?
一般來說,不同年齡的葡萄藤,確實會生產出不一樣的葡萄酒。一棵年齡較大的葡萄藤,在生產葡萄時會更加“吃力”,產出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下降(30歲以后的葡萄藤其產量會逐漸下降到年輕葡萄藤的幾分之一),迫使它將營養專注于葡萄果實,而分給葉子的營養成分則會相應減少。
因此,老藤葡萄的產量會顯著下降,培育出更加凝聚、濃縮的果實,以其釀制的葡萄酒也因而擁有更加“稠密”的風味。對于味覺靈敏的葡萄酒愛好者來說,老藤葡萄也更能充分反映一個地區的風土特色。
也就是說,老藤葡萄酒雖然并不意味著一定擁有更高的品質,年輕的葡萄藤一樣可以釀出世界頂級的葡萄酒;然而老藤的特質使得它們更加增添了一份品質之外的魅力——歷經數十年乃至上百年風雨的葡萄藤,證明了它們在產出葡萄這件事情上的專注、堅持與成功。所以并不意味著酒標上有了“老藤”就一定是高品質的葡萄酒,單一的因素,怎么能決定產品的最終質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