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7年兩會即將進入尾聲,與會代表與委員們的提案也不斷涌現。
酒報君注意到,今年又有眾多酒業代表在兩會期間發聲,其提案與建議不僅涉及酒業未來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同時也不乏對三農、質監等民生問題的關注,更有一些業外代表也為酒業未來的發展建言獻策。
酒報君特為您梳理了廣大代表們的“兩會聲音”,他們的發言所體現的,不僅是酒業未來發展或將產生的新變化、新趨勢,還有一份值得贊揚的家國情懷。
在今年兩會期間,袁仁國代表表示,白酒產業是否真的轉好,還要再看兩年,關鍵是看今年的情況。對于整個白酒產業而言,增長空間有限,因此不宜過于樂觀。他同時表示,茅臺在今年將繼續保持出廠價的穩定,不干預終端銷售價格。
袁仁國代表還在兩會期間表達了他對于中國白酒文化“四個沒有變”的看法,他認為,白酒作為中國人情感交流的載體沒有變,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符號之一沒有變,作為中國人偏愛的消費品沒有變,中國人消費白酒的傳統風俗習慣和文化習慣沒有變。白酒產業的長期前景依然是整體向好。
唐橋代表在兩會期間就實體經濟未來的發展思路進行了闡述,他表示,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石。只有將政府引導作用與企業主導作用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實現實體經濟的振興。從政府和企業兩方面來看,實現實體經濟新的發展,需要:
政府方面一是要簡政放權、轉變職能;二是加強標準制定實施,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三是從制度、財稅、金融、社保、流通、能源等六大方面,降低企業成本;四是深化國企國資改革;五是加大金融改革創新。
企業方面一是深入研究消費需求,提供優質有效供給;二是深化改革創新;三是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強化內部管控,挖掘內部潛力,節約運行成本;四是按照戰略協同、一企一策、有進有退、底線控制的原則,積極推進股權多元化與混合所有制改革;五是建立健全國企的現代企業制度,與黨的領導、黨的建設有機結合。
他同時表示,未來五糧液要開展全方位布局,供給側的調整說到底是經濟結構的調整,對企業來講是產品結構的調整。我們要去思考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然后進行調整。市場倒逼改革,此階段推進改革將有助于企業盡快走出調整期,實現轉型升級。
今年兩會孫明波代表提交了《關于系統聯動、多措并舉,傳承創新中華老字號的建議》。孫明波代表指出:“無論市場環境如何變化,質量是創品牌最根本的基礎。在這方面,發展至今并且發展勢頭良好的老字號品牌一直秉承誠信為本、質量第一的經營理念,他們是踐行者也是引領者。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對老字號是一個機遇。
在質量升級時代,一方面老字號要傳承品質文化,全面加強質量管理;另一方面要與時代結合,在傳承中創新,通過高品質、特色化打造國貨精品,加快品牌建設和‘走出去’步伐,力拓中國品牌的全球影響力。”
孫明波代表認為,弘揚中華老字號的品牌,首先要制定產品標準、服務標準,根據標準強化監督;其次是從知識產權和企業兼并、合并、重組方面也要加強對中華老字號的保護,特別是外資并購中華老字號需要進行一些嚴格的審查。
與此同時,企業要通過不斷的創新,挖掘新消費潛力,引領品質消費,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相適應,引領消費升級,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持久拉動作用。
兩會前夕,山西省國資改革的號角率先在汾酒集團吹響。兩會期間,李秋喜代表在接受采訪中進一步就國企改革發展表達了看法。他表示,國企國資改革實施過程中應當注重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做大蛋糕,加大市場拓展的空間和力度,真正使企業的效益得到增長,使全體員工享受到改革的成果;
第二步是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真正使管理層和董事會監事會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
第三步是抓住職工切身利益,這是改革最關鍵、最應該關心的問題,對下一步國企國資改革的穩定發展能起到引導作用。
李秋喜代表還表示,對于國資國企改革中,汾酒集團將唱好“三首歌”:“國際歌”,改革一定要從我們自身改變觀念做起;“團結就是力量”,改革成功依靠全體人的共同努力;“好漢歌”,我們的同志要親身接受市場的檢驗,參與改革的過程。
此外,兩會期間,李秋喜代表還從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白酒產業良性發展角度出發,建議取消白酒0.5元/斤的“從量定額消費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