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產業集群化發展正逐漸成為白酒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之一,以產區進行劃分,是白酒產業在聚合發展過程中的常見參考依據。在“清香崛起”這一機遇期之下,呂梁產區無疑受到空前的關注,并在近年來呈現出強有力的發展態勢。
2月14日,汾陽杏花村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集中簽約儀式暨中國清香型白酒核心產區5萬噸白酒生產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順利舉辦。此次白酒生產項目的開工正是呂梁在2021年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打造“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和酒文化旅游勝地”又一實質性舉措。
很顯然,在這場產區與產區之間的競爭,呂梁并未缺席,且朝著更高的目標奮進。
1、產區內的呂梁模式
在白酒行業當中,頭部品牌和核心產區的集中化趨勢已成為行業共識,無論是貴州的遵義產區還是四川的宜賓和瀘州產區,都已憑借龍頭企業的引領和產區內企業的集群化發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白酒優質產區,并形成規模的經濟效益,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以瀘州和宜賓為例,2021年,瀘州預計全年實現酒業營收1100億元,實現稅金118億元,完成全年全市酒業增加值增速10%、營收增速10%、稅金增速18%的目標。宜賓2021年1-11月宜賓白酒產業就已經實現營業收入近1500億元,同比增長14.5%;利潤總額突破300億元,同比增長19.1%。
在各地區的“十四五”規劃中,宜賓在2025年要實現100萬千升和2000億元的營收目標,瀘州提出到2025年實現1500億元的營收。
呂梁作為“世界十大烈酒產區”之一,其本身的白酒產業基礎也是十分深厚。
2021年,呂梁市全年白酒產量達到18.3萬千升,增長11%,增加值增長50%,白酒產量已經占到全國清香型白酒的五分之一以上。
呂梁市規劃的“十四五”發展目標中就提出:“力爭到2025年,全市白酒產能達到50萬噸、產量達到50萬千升、產值突破500億元、杏花村酒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游客達到500萬人次”。
在配套產業方面,呂梁正加速推進發展,打造20萬畝優質制酒高粱種植基地,建設8億瓶規模的白酒酒瓶、瓶蓋及外盒包裝生產線,年產35萬噸酒糟蛋白飼料生產線,占地50畝的釀酒研究所,以及1萬平米白酒倉儲物流配送中心等投資項目。
同時,呂梁持續打造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成功舉辦中國·杏花村白酒產業博覽會,山西白酒交易中心、白酒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完工。同時還吸引不少外地企業前來投資布局,例如交城華鑫龐泉酒莊年產2萬噸保健酒項目、牛欄山酒廠文水生產基地一期年產1.5萬噸白酒項目投產。
2、呂梁產區的清香機遇
毫無疑問,清香復興期已然到來。
呂梁在2021年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圍繞建設全國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產業核心區,支持汾酒集團搶占高中端白酒市場,培育壯大“十朵小金花”白酒企業。”
呂梁產區的發展,汾酒當屬“領頭羊”,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2.6億元,同比增長66.2%;歸母凈利潤48.8億元,同比增長95.1%,凈利潤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水平,再次刷新“汾酒速度”,今年撞線200億將是鐵板釘釘的事。
除汾酒外,其余中小企業也在借助清香機遇順勢發展,山西汾陽王酒業2021年全年同比實現50%以上增長;山西汾杏酒業2021年上半年的銷售額已超去年全年,全年銷售增長幅度預計在280%左右。
但也需要承認的是,呂梁產區與宜賓產區有著相似的問題,第一梯隊企業與第二梯隊企業所存在的差距較大,產區的品牌化緊靠“領頭羊”是難以維持的,需要產區內企業抱團發展,形成資源互通和產業協同,才能真正實現白酒產區化。
在呂梁產區的梯隊企業中,汾酒無疑是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的成員有“汾杏”、汾陽王、青花瓷等酒企,依靠產區崛起這一重要機會,第二梯隊的酒企無疑會得到空前的發展機遇。
而清香市場本身就是一個大市場,不論是產能還是名酒代理權的稀缺都使得除汾酒外的其余清香型企業有了非常大的機會,經銷商也可以享受到清香崛起的而帶來的品類紅利。
行業著名營銷專家/黑格咨詢集團董事長徐偉認為:第二梯隊內的各個企業要走品牌化之路才有突破的機會,而品牌化應具備三點,首先要在產能、文化、渠道方面有一定的基礎,其次要有核心產品和自主運營,最后要有配套資源和相對齊全的組織。
隨著汾酒的品牌勢能進一步被釋放以及其他中小企業的興起,清香崛起似乎也只是時間問題。
03、呂梁產區的新趨勢
對于呂梁產區的發展,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曾給出“五個一”建議:打造一個世界級清香型白酒產業集群;打造一個世界級清香型烈酒品牌;打造一個千億產值的酒類產區;打造一個世界酒文化旅游勝地;打造世界美酒第一村——杏花村。
今年1月24日,《山西晚報》報道稱,山西省人大代表、呂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振國等51名省人大代表聚焦白酒產業發展,提議加強對山西白酒產業的支持和保護力度。
2021年,呂梁地區生產總值達2071.4億元,同比增長9.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躋身山西省各地市GDP排行前三甲。其中白酒產業貢獻了近一半的力量,同比增長達52.8%,拉動規上工業增速4.3%。
當我們對標遵義、宜賓、瀘州等產區,呂梁在企業梯隊、產業配套、以及酒旅融合等方面都在緊追其他白酒核心產區,朝著高質量發展之路前進。
在企業集群方面,呂梁也提出要打造出汾酒外的十朵小金花,這也意味著呂梁正通過產業政策的加碼和扶持,打造清香白酒的品牌集群。
在酒旅融合方面,實施“酒+”融合發展戰略,全方位推動酒與文化旅游產業形態融合、業態協同,全力打造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和酒文化旅游勝地,在“十四五”期間將建設全國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產業核心區,以提升白酒產業的平臺價值,激活全產業鏈效能,酒旅融合的創新思路,壯大轉型發展的新動能。
對于一個產區來說,政策的扶持加上企業的引領是產區發展的重要因素,呂梁作為唯一一個清香型白酒產區,其中所承擔的“清香復興”的責任也不言而喻,而隨著清香產能的不斷提升,其市場也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并最終反哺到清香企業。(原標題:產區之戰打響,清香復興下的呂梁模式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