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我國就在整頓貼有“國宴”、“特供”字樣的產品,但白酒行業老大茅臺,直到6年后的今天才開始著手清理。近日,茅臺在官網上發布公告稱,要清理標有“國宴”、“特供”等字樣的產品,不過引人深思的是,發布不久后茅臺又迅速刪除了這一公告。
公告顯示,茅臺已就“國宴”、“特供”等字樣的產品下發了清理及處置通知,對于已購買“國宴專用”等字樣茅臺酒的消費者,可持購買憑證到產品原購買處進行退貨,在產品外包裝無損壞并經真偽鑒定后,公司將予以協調處理。
為何在我國明令禁止6年后市場仍有茅臺“國宴”、“特供”等產品?有接近茅臺的專業人士對中國商報記者介紹說:“這些酒一部分是在國家規定出臺后,茅臺頂風作案生產的,還有一部分是2011年之前生產的。不管近幾年茅臺是否繼續生產,茅臺確實無視法律,對幾年前生產的‘專供’等字樣的酒沒有清理,而是置之不理。”
對于茅臺清理“國宴”、“特供”等產品的事,中國商報記者聯系了多位茅臺經銷商,但均表示不知情,茅臺內部也沒有下發過專門的文件。“我這里沒有‘專供’、‘特供’等字樣的酒,因為茅臺不允許市面流通,我不敢進貨。”一位茅臺經銷商對中國商報記者坦言。
白酒行業專家羅英藤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很多經銷商對此并不知情是因為普通的經銷商沒有資格代理“特供”、“專供”等茅臺酒,這些酒是通過有資源有背景的經銷商直接賣給高端人士的,這也是茅臺為何一直置之不理的原因。
那么,此次茅臺為何要決定清理?這實際上是無奈之舉。因為,去年下半年國家工商總局再次下發整頓的通知,要求相關部門從2016年11月底到2017年2月底開展清理整治含有“特供”、“專供”國家機關等內容廣告專項行動。
既然決定要清除為何又刪除公告?對此,羅英藤表示,茅臺通過對外發布公告的形式來清理“特供”等茅臺酒屬于畫蛇添足,茅臺完全可以在內部下發文件悄悄處理,不用如此大張旗鼓。不過,對于這一問題茅臺并沒有回復中國商報記者的采訪。
由于頂著“國酒”的光環,多年來茅臺一直白酒行業老大,毛利率也高達90%以上,但近日國家商標局下發關于 “國酒茅臺及圖”商標不予注冊的決定,使茅臺徹底與“國酒”無緣,此次清理更使茅臺與五糧液、洋河等在同一起跑線作戰,這對茅臺酒未來的銷售會不會有影響?
對此,茅臺經銷商表示依然有信心。“雖然沒有官方機構授予茅臺國酒的稱號,但這個稱號早已是公認的,就像沒有官方機構授予大熊貓國寶稱號,但這就是事實,這說明茅臺是有其珍貴性的。”一位經營茅臺十幾年的經銷商對中國商報記者如是說。
羅英藤表示,即使茅臺對“特供”等產品進行清理,沒有國酒標簽的茅臺在10年內仍會保持行業老大的地位,因為茅臺宣傳國酒國宴,突出大領導喝的酒已經建立起了固有形象。